“再不下雨,秧苗就全完了!”昨日,在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魏庄村,村民翁超蹲在稻田边,看着干枯的秧苗,满脸愁容。
近几个月来,信阳一直无有效降雨,持续的高温天气,让信阳旱情进一步加剧。河水断流,池塘见底,庄稼干枯,人畜饮水困难。面对日益严重的旱情,信阳市委、市政府及各级各部门,高度重视,层层动员,科学应对,采取多种措施,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灾中。
场景
秧苗能点着,人畜饮水困难
“这秧苗,都死了!”昨日上午,在息县曹黄林乡曹黄林村,村民李明亮从田里拔起一把秧苗,用打火机一点,秧苗“呼”地一下燃烧起来。“我们村很多稻田都没插上秧,插上秧的,有的因为没有水,也都干枯了。”
在光山县十里镇,记者看到,大小池塘见底,田地龟裂,路边很多杨树树叶发黄,大风一吹,纷纷飘落。
旱情严重的,还有平桥区。
平桥区胡店乡胡店街,因地势较高,井里已抽不出水,居民用水,全靠街上一个水厂供水。“这两天,水厂供水时断时续,昨天都停一天水了,吃水都成问题。”家住该乡信用社家属院的胡大妈说。
“信阳原本被称为水乡,按理说不缺水,可这两年,信阳连续大旱。”胡店乡郭湾村60多岁村民翁亮生说,往年这个时候,信阳到处绿油油的,稻花飘香,蛙声一片,但今年,因为没有水,很多农户家一棵秧苗也没有插上。
“从今年元月1日至今,全信阳市累计降雨194毫米,较历年同期平均降雨453毫米偏少57.2%。截止目前,全信阳市水利工程总蓄水量5.19亿立方米,较多年同期蓄水量9.95亿立方米偏少48.0%,可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的水源仅有0.5亿立方米,满足不了水稻生长的供水需求。”信阳市水利局副局长、防汛办主任李军说。
信阳市农业局副局长鲁忠耀说,全信阳水稻种植面积680万亩,已经栽种了659.6万亩,水稻未插播面积20.4万亩,旱地未播种面积16.6万亩,受旱作物面积121.70万亩。
昨日,记者从信阳市气象局了解到,未来一周,信阳仍以晴热天气为主。从24日到29日,有3次降雨过程,但都是阵雨,26日,可能有大雨。
政府
领导亲临一线指挥抗旱
特大旱情,牵动着信阳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心。此前,信阳市委、市政府多次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,部署防汛抗旱工作。目前,全市上下正齐心协力,投入到防汛抗旱工作中去。
6月14日,信阳市政府副市长郑志强到平桥区检查指导抗旱工作。他实地查看了平桥区明港工业管理区、查山乡田间作物生长情况,认真听取相关负责同志关于当前旱情情况汇报。他指示,各级各部门要科学调度水源。按照“先生活、后生产”的用水、调水原则,积极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。充分利用库、塘、河、井等水源,在保护人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,确保农田灌溉,提高农业抗灾能力。积极宣传、引导、服务农民改种、补种耐旱高效经济作物。
6月18日,信阳市抗旱准备工作督导组又来到灾情较严重的平桥区,对平桥区当前抗旱和防汛准备工作进行督查指导。
此前,6月12日,潢川县政府副县长郭克明深入该县伞陂寺镇、黄寺岗镇、付店镇和隆古乡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。
6月13日,平桥区委副书记、区长柳自强深入该区查山乡、明港工业管理区查看旱情及水稻插秧情况。
“目前,各县区都在积极行动,领导亲临一线,指挥群众抗旱救灾。”信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一负责人说。
部门
积极行动,相互配合,全力抗旱
“水上来了!”昨日下午,在固始县陈集乡高房村,看着清亮亮的井水从水管中喷出,欢快地流向秧田,村民们欢呼起来。“电压高,抽水就是带劲儿!”
固始县电业局局长张锦辉说,为保障群众防汛抗旱安全可靠用电,今年5月,电业局投资350万元,对徐集、蒋集、陈集、草庙4座35千伏变电站和部分10千伏线路进行增容改造,共增加容量1万千伏安,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、电网应急响应能力和事故处理效率。
与此同时,固始电业局还成立迎峰度夏领导小组,组建32个防汛抗旱小分队和10支抢险分队,重点对供电线路、设备的抗洪能力进行认真排查,对不符合要求的,立即进行整改。
平桥区各部门积极行动,相互配合,采取多种措施,开展抗旱。“目前,全区已配有抗旱设备:应急拉水车2台,冲击式打井设备2套,车载式打井设备1套,潜水泵50台,沈阳发电机组10台套,移动喷灌机5台,并配有各种规格钢管10000米,电缆线5000米等配套设施,投入到抗旱中。”平桥区水利局宣传科唐媛媛说。
光山县十里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,迅速行动,采取“以个体农户投资为主、政府给予资金补助”的方式,对应急抗旱打井进行以奖代补,掀起抗旱打井高潮,初步统计,已打成机井19眼,正在组织施工的5眼。
新县成立抗旱技术服务工作队,由农业局牵头,科级干部带队、八个二级机构参与、8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九个技术服务工作队,分包全县16个乡镇区,走村串户,深入旱情一线,指导农业抗旱工作。
罗山县林业局想方设法,组织人员对城区绿化带灌溉浇水。
村民
互帮互助,积极自救,不断涌现感人故事
在等待政府救助的同时,村民们也在想法自救。
在光山县仙居乡,群众自投资金214万元,购买抽水设备1000余台,打井700余口,有效解决了干旱问题。
“抗旱中,有的农户投入10万元以上,大多农户投入在2000元以上。”仙居乡政府一负责人说。
相对于其他地方村民的焦急而言,在干旱面前,潢川县双柳镇天桥村村民却显得很悠闲。“我们这里影响不大,这要感谢老板张道库,他捐款10万元,给乡亲们打了7眼机井,如今,这些井都派上用场了。”说起张道库,该村村民王家军不断称赞。
在平桥区胡店乡魏庄村,村民翁超的义举,也饱受村民赞誉。“他把自己水库的水,放给村民用,水库里几万公斤的鱼,基本完了。”正在该村指挥抗旱的胡店乡党委书记金涛说。
还有平桥区高粱店乡村民冯鑫,也把自己鱼塘的水,放给村民浇灌农田,没有任何怨言。
反思
平时不知节约,干旱时着急忙慌
然而,相对于严重的旱情,人们所做的这一切,似乎都是杯水车薪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
“要根本解除旱情,就是来一场大雨,酣畅淋漓的下一场大雨!”市民李先生说,这比啥办法都好。可问题是,老天爷能听人的话吗?
“6月下旬前期信阳市仍无有效降雨,旱情将持续发展并加重。也不具备人工增雨条件。”信阳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何勇说,旬后期将根据天气情况,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。
“信阳一直是被人们公认的水乡,可还为啥连年干旱?有关部门应该反思!”
信阳市一位政协委员说,信阳有很多沟渠河塘,又有好几个大中型水库,按照它们的储水量,就算再严重的干旱,也能满足信阳用水需求。可信阳为啥连年干旱,没有水用呢?
“降水少,水库蓄水能力不足,当然是主要原因,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浪费严重!”这位政协委员说,看看很多水库和河塘,平时水随便流淌,无人管理。一些居民用水,也不知道节俭,洗一双袜子就能用一桶水,“我刚从信阳市新华西路经过,看到两个洗车店正用高压水管给人洗车,清水哗哗的流,大旱当前,能不能暂停洗车?南湾湖都快干了,到时,几十万人吃水能成问题。希望政府能在媒体上发出号召,提醒市民节约用水!”
|